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
学精益,就上环球精益网
  •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

    本月热词:

    栏目分类
    热门6S管理文章推荐

    主页 > 6S管理 > INTRODUCE

    幼儿在园受伤事故频发,竟然是6S管理没有做到位? | 一杰观点

    2019-12-26 20:48 作者:snrxa1209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每天都会接到园长以及老师咨询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到底是谁的责任。在不了解具体细节的状态下,我的回复通常都是:要根据老师在这个事故中充当的角色(老师的疏忽还是故意为之)才能判断谁的责任。 90%的园长都会强调这纯属意外,因为只要是关于孩子的工作

     
    每天都会接到园长以及老师咨询——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到底是谁的责任。在不了解具体细节的状态下,我的回复通常都是:要根据老师在这个事故中充当的角色(老师的疏忽还是故意为之)才能判断谁的责任。
     
     
    90%的园长都会强调这纯属意外,因为只要是关于孩子的工作,老师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大家也会认为,只要老师在活动现场,并提前向幼儿讲述了活动规则,发生的一切事故就是意外,但真的都是意外吗?
     
     
    其实,在所有的事故当中只有极少数的“意外”是真正的意外,而绝大多数所谓的“意外”并不完全是偶然的,都是能找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就像“海恩法则”蕴含的道理: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幼儿园每一个“意外事故”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孩子的问题。如果从孩子的层面上讲,是孩子没有听清楚规则,或是听了但不理解规则的具体涵义,又或是听清楚了却没有去践行,但归根结底是班级常规培养中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幼儿老师日复一日地进行安全教育,每天会重复“不要吵、不要闹、要排队......”类似的内容,但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完全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并不意味着老师说教式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徒劳无功的,而是安全教育除了简单的、命令式的说教式教育,还应该从环境教育入手。通过班级6S环境的创设,让环境“会说话”,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帮助孩子们渗透规则,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达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环境”来渗透安全教育:
     
    1
    制作"活动流程图",实现有序的过渡环节
     
    培养幼儿的良好班级常规及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要让幼儿明确班里的作息制度和具体要求,老师可以制作“活动流程图”,把一日流程通过图片展现出来。
     
    01.通过直观、形象而生动的教育,让幼儿了解一日生活流程,知道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顺序和各环节内容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对即将要进行的活动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02.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使一日各环节活动井然有序,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
     
     
    在一日生活中,除了制作流程图让幼儿的一日各环节活动井然有序,在具体的环节中,可以通过有序的过渡环节,让孩子有事可做,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
     
    例如:幼儿午睡起床后,动作快的孩子可以跟随主班老师去做律动操,动作稍慢的孩子可以与保育老师一起整理被子,如果是女孩子可以找配班老师整理发型。户外活动结束之后,先洗干净手的幼儿可以去吃午点;午点之后,幼儿可以去看图书,慢慢等待其他吃的比较慢的小朋友。
    有序的班级常规,有序的过渡环节,在一定程度能避免幼儿无事可做或集中拥挤玩耍,可减少同伴间因拥挤、互相打闹而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
     
    运用6S管理在环境创设中融入安全规则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把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引入幼儿园的环境中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特殊的标记,从而引导、暗示幼儿自觉遵守。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老师可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一些安全规则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体现出来,并引导幼儿参与每个区域活动规则的讨论当中,最终将自画规则标记张贴在各区域的墙面上,帮助幼儿理解并记住常规的要求,使幼儿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安全意识,按照标识中的素养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巩固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素养。
     
     
    例如:在门口贴上关于音量高低的图片提示,教育孩子轻声说话;
     
     
    图书馆门口贴上进入图书馆后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洗手间墙上贴上洗手的规则图;
     
     
    阅读区贴上阅读公约;
     
     
    在上下楼梯的地方,根据园所国际象棋特色以及象棋中“兵”一次只能走一个格子的特点,楼梯处印上小兵的图案,提醒幼儿按序上下楼梯。
     
    在各个区域之间贴上清晰的界限标识,使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进行区域活动,避免因为局域模糊出现撞伤、划伤等问题。
     
    这些细小环境的创设,都潜在地帮助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规则素养,有效地减少了幼儿受伤的可能性。
     
    3
     
    6S管理意识不仅仅体现在标识中——运用音乐带动规则
     
    很多人对6S管理的第一印象就是做标识、贴标识,认为在一个环境中看到有序的标识就是做好了6S。一杰早期教育科学研究院6S研究员孙延鸿老师也曾提到,在她参与并指导进行6S管理实操的多家园所中,很多因为标识陷入了瓶颈。
     
    其实,6S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真正运用了这种思维意识,你会发现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下面我要介绍的就是6S管理中“以人为本”意识的一种体现——运用音乐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安全教育中,让孩子能“听”懂规则。
     
    自由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但却是教师们最担心的环节,许多安全事故都是在这个环节发生。因为在自由活动期间或者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时,孩子处于兴奋的状态,无论老师拿着喇叭呼喊多么大声,无论老师讲什么,都不能保证所有的小朋友听到并且听清楚。
     
    如何让孩子“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老师可以针对孩子年龄的特点,运用音乐、儿歌进行各环节过渡的指令,让幼儿以音乐为信号,知道听到相应的音乐就该怎么做,在轻松的音乐提示下进行各活动。
     
    例如:午睡前在睡室播放音量较低的轻音乐,让孩子在舒缓的音乐当中进入梦乡;在进区时播放指定的音乐,让孩子们听到音乐便能自觉整理自己手头上的活动;在体能大循环的热身运动、大循环活动、放松活动中自然切换不同的音乐,以防幼儿从高度兴奋的状态突然停止,发生一些受伤事故。
     
    在不同的环节使用不同的音乐,代替教师发出的指令,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各项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常规,并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环境是无声的语言,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就如同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什么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素质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她们的心灵,帮助她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素质教育。将6S管理理念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环境“会说话”,其效果往往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有效果。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幼儿园实施6S管理,短期内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无意义的,但每一件看似徒劳无功的事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熠熠生辉。将6S管理理念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并做到长期坚持下去,从最初的“形式化”走向“行事化”,再到后期的“习惯化”,这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这就是素养,这就是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环球精益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精益疑问
        免费咨询

        一键加群交流

        石老师

        1897047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