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
学精益,就上环球精益网
  •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
    栏目分类
    热门精益设备文章推荐

    主页 > 精益设备 > INTRODUCE

    当前形势对设备管理的新要求

    2020-06-30 10:46 作者:网络 来源: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1.装备的现代化发展及其客观新要求

    1.装备的现代化发展及其客观新要求

           

    在实体经济企业,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二是生产装备。产品的研发同样也涉及装备,因此当代工业企业是建立在装备基础之上的实体经济。

           

    这些年来装备的发展趋向有目共睹,日益自动化、集成化、程序化、高效化、网络化、智能化,即设备走向复杂化,而操作上日益可视化、简单化、傻瓜化。这就导致了一个必然出现的结果:装备使用操作难度降低,维护修理难度增大。相对它的操作使用,我们设备人在这些装备面前,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将来会是什么景象呢?我个人推测,在工厂车间生产现场里晃动的,将主要有两类人:设备维保点检人员和卫生工。操作人员哪儿去了?生产工艺不需要人工在现场进行调整了,因为生产工艺都被固化到了装置生产线上,其它的工艺调整大都可通过中控室进行,所以操作工都到中央控制室里盯电脑去了。当然了,那里也用不了太多人,所以大部分原来的操作工就只能转行了。

           

    这种现象其实早已经出现了,算不得什么新鲜事。1998年前后我曾经造访过几家生产小麦面粉的工厂,他们的生产就是这个样子的,操作人员每班4人,点巡检和维修人员每班6人,卫生工8人(每层楼一人)。

    2.市场竞争加剧和生产方式改变的客观新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渐成熟,找市场空白越来越难,当前在绝大多数领域内,每一个市场需求下都有N个供应方互相竞争,供大于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个时候,哪个企业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卖出去还能赚钱,就能在竞争中获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就需要同等质量拼价格,同等价格拼服务,最高等的售卖是卖个性搞定制。就目前而言,质量、价格还是绝大部分商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装备作为构成产品质量和价格的重要因素,装备的生产效率、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装备的能耗、装备的摊销成本,等等,必然应越来越受重视——不得不重视了,因为惟有这一大块有文章可做了。

    3.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后的企业选择

           

    用工成本的日益上升,以人为本下的国家法律的严格,导致企业转向两个选择:高度自动化生产装备和对外分工协作,总之要尽量少用人工。

           

    这种状况对于我们设备口而言,就面临着两个发展方向:企业内部,适合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技能维修管理人才和设备资产管理人才;企业外部,提供专业化的维修服务人群,也就是社会化维修服务。

           

    企业养一帮通用型技能维修人员的时代将很快过去。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对企业而已,这些人员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不划算。企业的设备部门要人员“减肥”,并借助外协力量完成工作职责。

           

    这些外部力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协单位,制作一些机械零件,修理一些电机,给风机找找动平衡,特种设备搞搞维修外包,比如电梯空调空压机等,还要包括专业的设备运行监测公司、长期合作的检修公司、液压系统专家、润滑专家、电气专家、设备维护专家的顾问指导服务等等。

           

    那么我们企业的设备人员干什么呢?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场的设备管家,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满足订单需要;另一部分是上层的设备管理人员,任务是设备资产的管理和全局性的统筹协调,要投资少回报高,保值增值等,重点从设备效益上着眼,并确保各个管家之间的有机衔接。至于修理人员,估计都归到外协单位负责了。

    4.进口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隐患

           

    企业其实是有国界的,哪怕跨国集团。哪国的企业也都必须听政府的,中外一样。在国家间的政治较量中,企业利益是不会太顾及的,而且企业还必须跟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府站在同一边,采取同样的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我国企业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很多,不少企业的关键设备、生产核心装备都是国外进口的,到现在国产化的比例还比较小,在这些装备的更新换代上、零部件的购置与储备上,从价格、性能到交货期,都掌握在西方企业手里。这是一大隐患。

           

    这方面很多人深有体会,没亲身体会到的人呢,则大多很是不以为然,这是我多年调查的结论——他们总认为是我们小心眼儿,甚至杞人忧天,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只要钱出的够高,就能买到。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恰恰是幼稚可笑。这里不展开说,只是给有心人提个醒。

    声明:文章来自于网络,作者未知,如涉侵权,请留言或直接联系编辑删除

    Ta们都在看公众号:设备人

                   

                  

    (责任编辑:环球精益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精益疑问
        免费咨询

        一键加群交流

        石老师

        1897047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