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
学精益,就上环球精益网
  •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
    栏目分类
    热门精益设备文章推荐

    主页 > 精益设备 > INTRODUCE

    《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一章 第四节

    2021-03-24 07:07 作者:网络 来源: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第四节 日本战后维修体系的进步和TPM 一、战后日本设备管理的发展进程 战后日本的设备管理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事后修理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全面生产维护阶段。 1.事后修理(BM)阶段(1950年以前) 日本在战前、战后的企业以事后维修为主。战

    第四节 日本战后维修体系的进步和TPM

    一、战后日本设备管理的发展进程

    战后日本的设备管理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事后修理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全面生产维护阶段。

    1.事后修理(BM)阶段(1950年以前)

    日本在战前、战后的企业以事后维修为主。战后一段时期,日本经济陷入瘫痪,设备破旧,故障多,停产多,维修费用高,使生产的恢复十分缓慢。

    2.预防维修(PM)阶段(1950~1960年)

    50年代初,受美国的影响,日本企业引进了预防维修制度。对设备加强检查,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使故障停机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石油、化工、钢铁等流程工业系统,效果尤其明显。

    3.生产维修(PM)阶段(1960~1970年)

    日本生产一直受美国影响,随着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发展,日本也逐渐引入生产维修的做法。这种维修方式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生产维修对部分不重要的设备仍实行事后维修(BM),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剩维修。同时对重要设备通过检查和监测,实行预防维修(PM)。在设备的耗损故障期,对设备进行修复、换件,为了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针对固有故障的技术改造,这也就是改善维修(CM)。

    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设计,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如何提高设备寿命,降低故障率,使设备少维修、易于维修,这也就是维修预防(MP)策略。维修预防的目的是使设备在设计时,就赋予其高可靠性和高维修性,最大可能地减少使用中的维修,其最高目标可达到无维修设计。日本在60年代到70年代是经济大发展的10年,家用设备生产发展很快。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很多产品已实现无维修设计。

    图1-4-1TPM的发展进程

    4.全面生产维护(TPM)阶段(1970年至今)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又称为全面生产维护、全员生产保全,是日本前设备管理协会(中岛清一等人)在美国生产维修体制之后,在日本的Nippondenso电器公司试点的基础上,于1970年正式提出的。TPM的发展进程见图1-4-1。

    在前三个阶段,日本基本上是学习美国的设备管理经验。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在设备管理上一方面继续学习其它国家的好经验,另一方面又进行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创造,这就产生了全面生产维护体制。这一体制,既有对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继承,又有英国综合工程学的思想,还吸收了中国鞍钢宪法中提出“台台(设备)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这中吸收工人参加、走群众路线、提倡合理化建议及劳动竞赛的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日本人身体力行地把全面生产维护体制贯彻到底,并产生了突出的效果。

    二、TPM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为什么TPM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得到承认并不断发展呢?这主要是因为实行TPM,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告效应,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潜力,并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自从TPM在日本和世界各国企业中推行以来,给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下面列举一些具体事例。

    日本的西尾泵厂在实施TPM之前,每月故障停机时700多次。在TPM推行之后的1982年,已经做到无故障停机,产品质量也提高到100万件产品仅有11件次品,西尾泵厂被誉为“客厅工厂”。

    日本尼桑汽车公司从1990年到1993年推行TPM的几年里,劳动生产率提高50%,设备综合效率从TPM前的64.7%提高到82.4%,设备故障率从1990年的4740次减少到1993年的1082次,一共减少了70%。

    加拿大的WTG汽车公司自1988年推行TPM,三年时间,其金属加工线每月故障停机从10h降到2.5h,每月计划停机(准备)时间从54h降到9h;其活动顶生产线废品减少68%,人员从12人减到6人。

    意大利的一家公司:推进TPM三年,生产率增长33.9%,机器故障减少95.8%,局部停机减少78%,润滑油用量减少39%,维修费用减少17.4%,工作环境大大改善,空气粉尘减少90%。

    目前推行TPM的企业已遍及北欧、西欧、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例如在韩国,在80年代初2267家公司已有800家开始推行TPM管理。日本为表彰TPM推广成果,设立PM奖,除了日本和日本在海外的子公司外,从1991年以来,著名公司如简特、沃尔伏、贝尔时、皮埃里和福特汽车公司等42家公司获得PM奖。

    国内大批企业,引进TPM体系,也取得明显成效。

    TPM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体现在产品成本、质量、生产率、库存周转、安全与环境保护以及职工的劳动情绪等方面,如图1-4-2所示。

    图1-4-2 TPM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三、全面生产维护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TPM可以称为“全员参加的生产维护”或“带有日本特色的美式生产维修”。TPM是以丰富的理论作基础的,它也是各种现代理论在企业生产中的综合运用。TPM的理论基础包含了维修预防、预防维修、系统工程、生产维修、行为科学、维修改善、可靠性工程,以及生态学、可维修性工程、工程经济学、综合工程、后勤工程学等理念和方法。

    1. 全面生产维护(TPM)的定义

    按照日本工程师学会(JIPE),TPM有如下的定义:

    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

    2)确立以设备一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

    4)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到第一线职工全体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开展小组的自主活动来推进生产维护。

    2. 全面生产维护的特点

    日本的全面生产维护与原来的生产维修相比,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全”有三个含义,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

    所谓的全效率,是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本章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全系统即指生产维修的各个侧面均包括在内,如预防维修、维修预防、必要的事后维修和改善维修。全员参加即指这一维修体制的群众性特征,从公司经理到相关处室,直到全体操作工人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工人的自主小组活动。

    TPM的主要目标就落在,“全效率”上,“全效率”在于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

    1)设备停机时间损失(停机时间损失)。

    2)设置与调整停机损失。

    3)闲置、空转与暂短停机损失。

    4)速度降低(速度损失)。

    5)残、次、废品损失,边角料损失(缺陷损失)。

    6)产量损失(由安装到稳定生产间隔)。

    有了这三个“全”字,使生产维修更加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使生产维修的目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这也是日本全面生产维护的独特之处。

    随着TPM的不断发展,日本把这一从上到下,全系统参与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提到更高水平,又提出:“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

    四、TPM与TQMJIT的关系

    1 (责任编辑:环球精益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精益疑问
        免费咨询

        一键加群交流

        石老师

        1897047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