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
学精益,就上环球精益网
  •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
    栏目分类
    热门精益质量文章推荐

    主页 > 精益质量 > INTRODUCE

    质量管理,到底能不能变通?

    2020-07-15 08:43 作者:网络 来源: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 在企业中做质量管理工作很难,既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又要给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让路”,常常要做出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通”。正是这些变通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受到质疑,甚至执行走样。 在企业中,常常会出现质量管理人员与技术、生产、营销人员的争执,质量管

    在企业中做质量管理工作很难,既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又要给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让路”,常常要做出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通”。正是这些变通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受到质疑,甚至执行走样。
    在企业中,常常会出现质量管理人员与技术、生产、营销人员的争执,质量管理人员对不符合制度规定、不符合作业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为坚持原则,而技术、生产人员常常会以不影响产品质量、仅是一点小问题、为了营销发货需要,凭借领导或部门的特批最后实施了“变通”。这种变通在大家看来似乎合理,但会破坏质量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由此引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挑战,慢慢地,这样的变通就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质量管理体系就会成为一种摆设,产品实现的过程没有质量保证,风险随之产生。

    有这样一件事,在某产品(PCDA)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工艺流程在贴片工段是这样规定的:检板 - 刷膏 - 贴片 - 回流焊接 - AOI检查 - 目检 - 检验 - 出货或转出
    一天,管理者说,营销需要紧急,要加快生产。然后,执行层的小领导就开始碰头,最后决定,为了完成任务,因该产品贴片元器件不是很多,AOI检查是卡脖子工序,正好设备也忙不开,就把AOI检查去掉。结果满足了营销工作的需要。到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这样执行已经达半年之久。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01 - 作为管理者只是下命令,根本没有考虑到提供的资源是否可以满足,质量管理意识淡漠,维持的是行政管理的“官”文化。
    02 - 作为执行层的小领导们(技术、质量、生产、营销)自然不会违背领导意愿,他们会以变通来应对,只求完成任务。
    技术上没有对暂时去掉AOI决定进行评估风险,没有书面的技术通知进行变更。更深层次上,还可以反思这款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既然AOI工序可以去掉,当初工艺设计是否就是多余的,增加了成本?
    质量管理人员不但没有坚持对去掉AOI工序的质疑和否决,反而通知线体检验放行。或者技术或生产强势执行,根本没有考虑质量管理。
    03 - 把AOI工序去掉既然是临时性的措施,应该是一次有效才对,而且要做好追溯。达半年之久没有恢复,作为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坚持了质量管理的原则?质量管理要有规矩,按体系的要求工作,而现实情况是体系失效。
    类似的事例很多,不管内审还是外审均没有出现严重不符合项。因为“变通”是公司领导的行政命令,质量管理部门作为公司的下属部门该如何做?变通处理,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或措施的严肃性、规范性受到质疑,甚至执行走样。久而久之,企业的执行力差,质量管理两张皮现象就会产生。
    对于质量管理的理解,大多数企业并不是将质量当成一种竞争手段,而是当作一种必须应付的差事,对质量检查、审核、整改等工作持一种应付的心态,对查出的问题改一下,其他该是啥样还啥样,不可能从系统化的角度来举一反三地进行改进。
    质量管理要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变通”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两张皮的现象,就要大力弘扬和实行“质量管理型”的运营管理形态。把质量管理作为公司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核心,各部门都以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开展研发、生产、营销活动。
    质量标准源于顾客的需求,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求,所以对顾客的要求必须明确、清楚地表述出来,以此来指导生产和质量控制。细节化、标准化、操作文件化要求的贯彻执行是保证质量的重要体现。一切质量管理活动都是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下规范地进行,各相关部门的管理也都是在体系要求的约束下开展工作,在质量管理中根本就没有“变通”这个字眼。
    这样,就可以慢慢建立起重视质量管理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一旦深入人心,企业的产品实现过程就会呈现加速成长趋势,产品质量保证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做什么产品成什么产品,企业发展壮大不是梦。但是,毁掉这种文化需要的仅是少量的“变通”事件,就拿带薪休假制度来说,按照原本的意思,就是规定的年休假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休假视同上班。但有些企业的老板打小算盘,休假就扣工资,这不仅损害了广大员工的利益,还违反国家的政策法规,看似给公司节约了一点钱,实质是给员工做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是企业领导有规不循,从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一旦产生这种意识,就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工作质量会传递到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最终使得企业受损。
    质量过程控制不合理,对于发生的质量问题不重视,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遇到影响产品质量问题时,不及时分析原因,而是采用所谓“变通”的方法,质量管理如果不制止这种行为,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看似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但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导致第二次、第三次质量事故发生的风险概率会成倍增加。
    基于多年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和心得,我认为质量管理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我们自己把它想得太复杂化了——为什么老是一味追求新的质量管理方法,而不去落实、坚持既有的方法。现实工作中,有很多企业都在推崇和践行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制造管理、6西格玛管理、对标管理等等。有些时候,不乏“照猫画虎”,基本上没有多大效果。为什么呢?质量管理工作遇到棘手问题就“变通”,今天遇到这样的问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这么改,明天遇到那样的问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再改成另一个样,给不合理的工作或因果关系的情况冠以合理的帽子。
    同样的质量问题,几乎是无限次地循环发生。我们在对顾客投诉的整改报告中时常这样回复“加强过程管制、要求作业员工自检、标准化管理、严格按标准作业、再培训、强化员工质量意识等等”,一次、两次、五次、十次……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麻木了,不是吗?员工的意识并没有将“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所以,从质量管理的内部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的外部审核中,经常会发现类似问题的发生。质量管理年年搞,问题并不减少,产品质量水平也未见飞跃。
    质量管理要坚持原则,坚持到底,要敢于对“变通”说不,在质量面前没有例外特权,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求得生存、发展、壮大。

    - [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 -

    来源:网络

    编辑:质量与标准化

    (责任编辑:环球精益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精益疑问
        免费咨询

        一键加群交流

        石老师

        1897047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