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
学精益,就上环球精益网
  •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
    栏目分类
    热门精益质量文章推荐

    主页 > 精益质量 > INTRODUCE

    工厂质量管理的深层次讨论

    2020-12-07 03:42 作者:网络 来源: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食品论坛 作者观点 前几日同朋友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 1、质量是怎么产生的。 2、质量标准谁来制定。 3、如何让标准或者要求落地。 4、多次作业不良如何处理。 详细如下: 1、从质量管理角度,大致经过4个阶段,不过有2个模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食品论坛

    作者观点

    前几日同朋友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

    1、质量是怎么产生的。

    2、质量标准谁来制定。

    3、如何让标准或者要求落地。

    4、多次作业不良如何处理。

    详细如下:

    1、从质量管理角度,大致经过4个阶段,不过有2个模式:

    质量检验 → 统计质量管理 → 全面质量管理 →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 → 质量控制 → 质量保证 → 质量管理。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好好想了一下。

    她的想法是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从她的角度看, 我觉得没有问题。

    她是一个质量管理者。每日都在同生产打交道,与不同部门打交道,与不同的纬度(横向、纵向等)打交道,在日常的沟通、管理等过程中,少不了激情碰撞。

    我应该怎么回答呢,我心里也在问自己,质量的确是生产出来的, 跟检验,跟品管有没有多大关系呢?

    如果没有多大关系,企业为何还要设立这个部门呢?这个各部门应该怎么办呢?这都是紧接着的问题。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说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估计本次交谈也会很愉快的进行,而我却说质量是研发出来的

    其实在我内心里,质量应该是全员参与出来,想了想对他们、对国内的企业来说太难,退而求其次吧。

    在我们公司,外资企业,强项是现场管理,接触的中式、美式、欧式、韩式企业中暂时没发现有比我们公司现场思维、管理更强的企业了。

    我自夸的说,我们的现场管理方式,应该排在世界前列。

    前段时间刚同研发(外国人)沟通了关于产品质量稳定的管理,原因是当天试做的新产品,工艺繁琐,无形中给生产带来的困扰, 同时对我们品管部们的日常监管带来的困扰。

    特别是对于让步接收的产品,再进行判断时,伸缩空间太大, 不利于管控。

    而我同研发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不过没有说服。

    大家吃饭的时候,我直接就跟他说产品的稳定,与研发关联太大,今后研发时还是希望多考虑现场管控的可行性。

    幸好是现场嬉笑的说着,要不然估计也会很尴尬。

    希望有一天,在我们本土的企业内,质量是全员参与的结果。这个目标貌似很远啊。

    这时继续下几个疑问, 产品质量真的与品管没有关系吗?没有关系,留着何用,拖出去斩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区分责任,生产占60%,品管占40%,品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顺带说点:工业革命之前,不存在单独的检验,制造人就是检验人。

    所以有的说法:质量是工业革命后产生,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大家想想啊,品管的职责,2大块:内控、外对。

    这次主要说内控:不管你是所谓的制定标准、执行标准、验证标准、纠偏、检测等等,很大的一部分任务,就是服务现场,

    本次的聊的过程中,她说:

    质量人员要制定标准:试想,不与相关部门沟通,如何制定标准呢?所以说质量人不能制定标准,而应该是标准的搬运工。

    要依据标准监督现场:试想,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如何监督呢?所以说质量人是标准的核对人(到底是标准的问题,还是现场的问题,帮助质量人员梳理可能是才是王道吧)

    我见过太多的标准与现场不一致,我非常反感国内一部分企业跟我谈9001或者22000等标准,但是反过来说,正式他们的出现,才有规范制造的开始。

    要分析现场的问题周而复始:试想,前提、基础都不得人心,如何分析,如何指导、服务现场。

    所以说现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适当水平的现场管理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2、质量标准谁来制定?

    她的理解:标准都应该由品管制定。

    我的理解:

    1)产品本身标准应该由研发制定,品管参与,其他部门,特别是生产也应该参与,如果客人能参与就是上上策了。

    2)车间实行的标准应该有品管同大家协商后制定,目的:就是确保标准的可行性,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于看多了国内企业处理投诉背黑锅的现象,我直接说,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再继续做品管,

    原因是品管在很多企业中就是背黑锅的一份子。

    可能我朋友的企业老总对质量的关注度很高,之前也没有详细聊过,他异常的进行了反击:

    工作这么多年她说,他是第一次听到一个来自高水平的外资企业人士说品管是背黑锅的。我瞬间有点蒙圈了。

    高水平的国内企业就是不同啊。

    我顿时知道,她理解错了。

    相信大家估计还记得福喜事件,想想企业内部发生投诉,想想企业应对外部审核时,

    处理好了,大家皆大欢喜,处理不好品管又会被摆在何处呢?

    很多时候企业老总都认为,品管的主要工作:1、现场管理,2、应对外部,3、检测。

    这几个方面在不同的老大心里顺序不同。

    我经历的太多了。虽然身为客户,也经常为这种思维而感到愤慨,也一直在做自己的努力。

    所以说有的 时候先进的思维、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也要适地而为,充分结合方可有效。

    日本的管理方式是很先进,是高水平的管理,国内企业有着不同的环境,该坚持的要坚持,该抛弃的要放弃。

    对企业来说可行的管理方法才是王道,全部照搬照抄,不可取。

    3、为了尽量减少问题,对于客户来说,最直接的就是提供符合客人要求的产品,为了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管理人员要想方设法的指导员工制造符合要求的产品。

    这个要求很广泛,但是如何指导才是关键。

    大概是在14年下半年,15年初左右吧(具体时间记不得课),

    我将TWI工作指导方法再OEM工厂现场进行了讲解,目前企业也在不对的实践中。

    这次讨论我们也是涉及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方法非常关键,特别是针对目前90、00后新员工的就业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1)告知(讲解),

    2)演示(操作给他看),

    3)尝试(员工说明,自己动手),

    4)观察(员工完全自己做),

    5)表扬,

    6)纠正,

    7)重复……最后到分享的过程。

    这时候我们碰到下一个话题, 屡次知道哦啊不改善的员工该如何处理?

    4、我们自己的企业中,不会存在因为出现质量问题,而出发相关人士,问题一直存在,问题不良也是必然的。

    海茵里稀法则中1:29:300的关系,可以透彻的说明问题→ 发生的必然性。

    所以我们就聊到,一旦发生问题,车间都怎么管理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10年左右,我见过很多企业因为出了问题而对现场人员一顿臭骂、甚至有的动手,

    我看了很心寒,大家都是挣钱的,何苦为难自己的弟兄呢。

    我想起泰勒先生早期做生产管理时,还要拿着枪去上班时,那真是一个与死神直面的工作。

    我们目前采取的都是后道工序奖励,前道工序处罚的方式,目的是让前道工序负责人。车间整体投诉不发生,定期奖励的对策。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月某个车间没有投诉,质量奖励固定的钞票,当时分享的人车间自己定啊。

    现在看前道工序的处罚,不能过轻,员工不当回事,更不能过重,过重员工不干了,现在的员工都是爷爷,降低离职率,大家也是拼了。

    适当的激励措施也采取很多,例如:聚众表扬、先进个人分享经验、发物资等等,目前看也真是想足了点子啊。

    网友讨论

    feng4321

    公司氛围不行,导致人员不行,进而想通过一堆细致的制度去规范,疲于奔命。

    guanquanming

    研发,品控,生产,仓管,采购,销售都应该对质量负责,质量问题一出现就弄品控这是不对的,这样的话品控责任太大了。

    上次那杯酒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管理出来的。人管好了,质量就好了。

    曹伟先生

    1、质量是怎么产生的--追求完美

    2、质量标准谁来制定--依照需求制定、共同制定、大部分由品质制定通报修改执行监督反馈

    3、如何让标准或者要求落地--你情我愿

    4、多次作业不良如何处理--观《罪与罚》及《控方证人》被影响后,大感头疼。这个要解决就要追本朔源,再思量举措了。

    weiweishuang

    不少企业是谁关系硬,谁没有责任,谁与老板关系好,谁硬邦,所以大家都在修关系学,而不是认真去分析做事。

    来源:食品论坛网友 yuzhang521 原创分享

    欢迎使用食品论坛小程序!

    bbs.foodmate.net

    食品伙伴网,网聚食品人

    微信客服 foodmatebbs

    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权或稿费请联系

    业务合作请联系 0535-2122193

    食品伙伴网公众号矩阵

    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食品伙伴网

    食品论坛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标法圈

    食品伙伴网

    订阅号

    食品实验室服务

    国际食品

    食学宝

    (食品微课)

    食品研发与生产

    肉制品联盟

    感官科学与评定

    食品饮料创新研究

    食品邦

    食品有意思

    传实翻译

    食品会议培训

    会展食讯

    食品商务中心

    食品人才

    食品学生汇

    食品安全风向标

    食品晚九点

    GlobalFoodmate

    宠物食品联盟

    食品理化检测

    特殊食品与添加剂

    食品原料供需服务

    食品微生物

    食品仪器分析

    FoodMateGlobal

    食品饮料产业研究

    水产加工技术联盟

    工业化餐饮联盟

    食品副产物联盟

    饲料研发技术汇

    食品实验室管理

    食农认证联盟

    中国食育网

    营养与功能性食品

    北京食品联盟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质量管理话题 
    (责任编辑:环球精益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精益疑问
        免费咨询

        一键加群交流

        石老师

        1897047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