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
学精益,就上环球精益网
  •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
    栏目分类
    热门精益质量文章推荐

    主页 > 精益质量 > INTRODUCE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2020-05-17 23:06 作者:网络 来源: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今天来谈一谈质量的话题,是因为当前有很多新的质量管理思想涌现,比如信息流质量管理、全价值流质量管理、大质量观等等,概念越来越大,有些陌生,又似曾相识。 因为质量管理对于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我国企业自从有了规范管理的意识和需求时,

    今天来谈一谈质量的话题,是因为当前有很多新的质量管理思想涌现,比如信息流质量管理、全价值流质量管理、大质量观等等,概念越来越大,有些陌生,又似曾相识。

    因为质量管理对于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我国企业自从有了规范管理的意识和需求时,就是从质量管理开始。在1990年前后,我记得那时很多工厂都是人手一本TQC的小册子,来自日本的质量管理。在这之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观念,管理缺乏系统性,对西方的管理思想还知之甚少。直到1995年前后,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虽然那时我国企业的产品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但可以说,质量体系对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贡献和意义远远超越了质量本身,它让大多数企业知道管理有标准,管理有系统,管理有方法。同时在以后的近10年中,质量体系贯标成为当时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活动的主旋律,持续时间超过了80年代机械工业部发起的工艺突破口活动,让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有了共同的术语、语言和结构。

    当前,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即将进入智能化,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升级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未来的智能制造一定离不开精益生产和质量工程这两大基础

    基于以上原因,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过去的一百年,质量管理理论是如何走到现在的,以让我们在以后的变化中更能守住质量管理的底线。

    一、手工作坊时代的质量管理

    在手工作坊时代,最早的、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人类自有产出以来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由于这个时期的质量主要是靠手工作业者本人根据自己的技艺和经验来把控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把作坊时代的质量管理称之为“手工业者的质量管理”。

    到18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催生了新事物——“工厂”。由于工厂具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法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比如零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推动了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二、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进入20世纪,社会化大生产进入到“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通过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和仪器对产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挑出瑕疵品,以严格把关。其间,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提出了人员科学分工的要求,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再加一个检验环节,以监督检查设计和产品标准的执行,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专职的质量检查部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中国国企的质量管理部门还叫质量检验部)。起初,人们强调工长在质量保证上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因此又被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后来,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到专职的检验人员,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于是又被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废品已经发生,很难补救,而且百分之百的检验,检验费用过高,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一些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注意到了质量检验的问题,尝试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解决以小样本量检验代替全样本检验,使质量检验即经济又准确。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推进到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休哈特为了在短时间内解决美国300万参战士兵的军装规格问题,建议将军装按十种不同尺寸的规格按正态分布加工出不同的数量,结果,制成的军装基本符合士兵体裁的要求。后来他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创造了“控制图”。休哈特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产生的前兆时就要进行干预、分析和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控制图就是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这种干预的工具。因此,控制图的运用,推动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发展到检验加预防。

    在休哈特创造控制图以后,他的同事在1929年发表了“抽样检查方法”。他们虽然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二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只有少数的美国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能够被广泛推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统计质量管理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军工生产订单急剧增加,尽管增加大量的检验人员,产品积压待检的情况日益严重,有时不得不进行无科学根据的检查,结果不仅废品损失大,而且在战场上经常发生武器弹药的质量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方随即组织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41~1942年间先后制订并发布了 “质量管理指南”、“数据分析用控制图”、“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武器弹药的生产厂商执行,收到了显著成效。从此,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才得到很多厂商的应用,统计质量管理的效果也被广泛的承认。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许多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除原来生产军火的工厂继续推行质量管理的条件方法以外,许多民用工业也纷纷采用这一方法,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日本也都陆续推行了统计质量管理,并取得了成效。

    期间,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但戴明的理论在美国并没有受到青睐。

    虽然戴明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但是统计质量管理还是存在着不足,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这也制约了统计质量管理的推广和运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把质量管理推进到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上世纪50年代以来,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大型、精密、复杂的产品出现,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高质量、高复杂性产品要求人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综合分析和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

    其次,在上世纪60年代,管理理论开始转向“行为科学”的研究,主张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重视人的因素”,关注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企业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的问题,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显然仅仅靠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经很难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促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形成。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阿曼德·费根堡姆。1961年,他发表了一篇“全面质量管理”的文章,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而日本在戴明和朱兰的帮助下,是最早全盘接受并且全面发展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论。到上世纪70年代,TQM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地提升,其中,在轿车、家用电器、手表、电子产品等领域占据了大幅的国际市场,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在此期间,日本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对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一时期也创造了很多管理方法和技术,比如JIT—准时化生产、Kanben—看板生产、Kaizen—持续改善、QFD—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新老七种工具(新工具有关联图法、KJ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箭条图,老工具有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单、散点图、排列图控制图)等等。由于田口博士的努力和贡献,质量工程学开始形成并取得巨大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经验。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对企业文化的改造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全面质量管理不仅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模式进入生产企业,而且它还被引入服务业,甚至医院、机关和学校。

    我国自1978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以来,在实践上、理论上都有所发展,但是差距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总结、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管理的理论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越来越具有实用性,各国在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时,也都各有所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产品生产销售的全球化,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对质量的观点也不一样,这往往会形成国际贸易的障碍,因此,需要在质量上大家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准则。

    三、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益国际化,随之而生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1973年在海牙国际司法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公约”之后,欧洲理事会在丹麦签署了“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同时,旨在消除非关税壁垒,经缔约国谈判通过的“技术标准守则”对商品质量检测合格评定、技术法规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订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为此,经理事会成员国多年酝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单独成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订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并于1987年3月正式发布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布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都积极予以贯彻,应该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应了国际贸易发展需要,也满足了质量方面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

    1987年版ISO9000的质量管理标准总结了西方各个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很大程度上基于英国国家质量管理标准BS5750(军方标准),围绕20个质量管理要素展开,对日本质量管理的成果吸收比较少,直到2000版基于过程方法的标准升级,才大量吸收日本质量管理的成果。

    总结

    纵观百年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总的来看就是质量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系统化的质量体系的完善过程,和聚焦于客户需求的观念转变过程。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到来,并没有带来质量管理理论上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没有带来质量管理理论上的发展,只是在效率上提升了原有质量工程技术和体系的运行。在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一定会在质量的预防和控制技术提供强大的支持,但在质量管理理论上是否会有新的发展,还要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环球精益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精益疑问
        免费咨询

        一键加群交流

        石老师

        1897047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