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
学精益,就上环球精益网
  •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

    本月热词:

    栏目分类
    热门精益物流文章推荐

    主页 > 精益物流 > INTRODUCE

    供应链计划:相同的数字,不同的视角

    2021-04-27 02:22 作者:网络 来源: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计划工作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对数字进行不同维度的拆解、转换或合并,让不同的人有相同的解读。 举例来说,在企业内部,同样是销售预测,在财务部门眼里是销售金额,在市场部门眼里可能是销量,在电商部门眼里可能是流量,在生产部门眼里可能是批量,在物流

    计划工作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对数字进行不同维度的拆解、转换或合并,让不同的人有相同的解读。

    举例来说,在企业内部,同样是销售预测,在财务部门眼里是销售金额,在市场部门眼里可能是销量,在电商部门眼里可能是流量,在生产部门眼里可能是批量,在物流部门眼里可能就变成了体积或重量……每个职能的视角不同,对于相同的数字(销售目标)的解读就会发生偏差。有的颗粒度粗,有的颗粒度细,换算的单位也会有所不同。

    假如跳出企业的范畴,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还是以销售预测为例,对于门店来说可能是SKU,对于批发商来说可能是整箱量,对于运输商来说可能是整货柜量,对于供应商来说可能是转换后的材料的数量、重量或者是别的围绕不同材料属性的计量……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视角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人可能会说,把拆解和转换的工作全权交给各个部门或者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不就化繁为简、既省事又轻松了吗?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看计划职能里通常都有哪些模块,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尝试将计划模块分为内部(企业)和外部(合作伙伴)计划两个类型,如下:

    内部计划,如财务计划、销售计划、营销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物流计划、库存计划等。

    外部计划,如客户的采购计划、供应商的销售计划、第三方的运输配送计划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计划,其拆解和转换涉及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涉及到不同的合作伙伴,涉及到大量的运算,涉及到对每个模块业务的充分理解,如果都由供应链计划部门来完成,那将会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计划工作移交给别人来完成,表面上看上去很容易操作,实际上是将复杂推给了别人,把问题留给了自己。最终谁将对偏差买单呢,显然还是自己!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构建计划之间的“连接器”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计划,计划与计划之间都是相互关联、密切配合的。这种关联有可能是不同层级的,有上一层计划才会有下一层计划,例如财务计划和销售计划;也有可能是同层级的,例如需求计划和供应计划。

    无视这种关联性,将导致计划之间缺乏协调、计划数字之间产生矛盾。因此,我们需要清晰地构建计划之间的关联性,将一个个独立的计划有机地串起来。

    在这些相互关联的计划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两个主要的协同计划,它是我们内外协同的主线。一个是内部协同计划,例如S&OP;另一个是外部协同计划,例如CPFR、MD、CPR、DSD等。通过内外协同计划,我们可以把前述计划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唯一的共识计划数据,并让信息在这个有机体里顺畅地流动。

    其次,需要构建计划之间的“转换器”

    每个计划职能都有其对应的输入和输出,这些输入和输出就好比我们架设的自来水管道,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需要过滤,有的可以直接饮用。为了更好的适配各种类型的计划模块,作为计划管理者我们需要搭设连接计划的“转换器”。

    如果我们只是底层计划的管理者,更侧重于执行而不是协同,那么我们通常只需要把连接上下游的“转换器”搭建好即可。但是,如果我们是负责高阶计划或协同计划的管理者,则需要对全链路的计划设置“转换器”,与相关计划管理者确定好计划拆解、转换和合并的逻辑,并尽最大可能通过IT系统将其固化下来,以减少协同计划的工作量。

    另外,这个计划数字的转换过程也会被运用在计划和预测的“what-if”假设分析中。例如,假设本月会有五千万的销售额,将其拆解到配送计划,本月则会有约十万单的配送量,运力恰好能满足;拆解到仓储计划,会有约三万平的仓容需求,会有爆仓风险;拆解到生产计划,需要生产三十万个产品,需要补充招聘两百个作业员……经过模拟,我们得出结论,因为投入成本过高导致无法取得盈亏平衡,我们需要将销售目标下调至四千万,重新拆解模拟计算一遍,以确保利润目标的达成。

    这种通过反复计算和验证的过程就是“what-if”的假设分析,在计划管理中十分常见。如果没有前述的“连接器”和“转换器”,整个过程就好比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运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偏差。

    最后,需要构建计划之间的“调节器”

    计划和预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哪怕是拥有最先进算法的软件,或是最有经验的计划员,都不可能用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连接器”和“转换器”来面对所有的计划场景。因此,我们需要搭建计划的“调节器”。

    计划的调节器,是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对计划执行的效果进行转换、汇总、分析、调整和重新分拆。

    不同的计划模块有彼此不同的计划颗粒度和计量单位,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局部的偏差可能会对全局造成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前述的连接器和转换器进行转换和汇总。并在不同的计划层级上对差异部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总体计划进行调整,重新分解分拆传递到各个模块进行执行。

    优秀的“调节器”具备实时监控、周期调整的能力。实时监控确保了对计划执行效果的掌控,而周期性调整避免了频繁变动对计划体系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冲击,能够将计划本身所产生的波动降到最低。

    计划工作是供应链管理中最复杂、最细致也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之一,在数字的分分合合中,确保数字的一致性、计划的准确性、供应链的协调性、计划变动的灵活性,对计划体系和计划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唯有通过构建合适的“连接器”、“转换器”和“调节器”,才能将供应链上纷繁复杂的计划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让所有人都能够以各自不同的视角面对整齐划一的计划体系。

    作者 | 施云 Jim Shi

    来源 | 供应链架构师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责任编辑:环球精益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此处放横条广告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精益疑问
        免费咨询

        一键加群交流

        石老师

        18970479044